期刊信息
曾用名:现代图书情报技术;计算机与图书馆
主办: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
主管:中国科学院
ISSN:2096-3467
CN:10-1478/G2
语言:中文
周期:月刊
影响因子:0.912234
数据库收录:
北大核心期刊(2004版);北大核心期刊(2008版);北大核心期刊(2011版);北大核心期刊(2017版);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(2017-2018);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(2019-2020);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-来源(2017-2018);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-来源(2019-2020);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;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;中国科技核心期刊;期刊分类: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
期刊热词:
研究论文
有高度的数据分析,这样做
【作者】网站采编
【关键词】
【摘要】编辑导语: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经常会用到数据分析,数据分析从收集数据到整理,最后到分析结果,提取有用信息和形成结论而对数据加以详细研究和概括总结的过程,这一过程也是
编辑导语: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经常会用到数据分析,数据分析从收集数据到整理,最后到分析结果,提取有用信息和形成结论而对数据加以详细研究和概括总结的过程,这一过程也是质量管理体系的支持过程;本文作者分享了关于什么是有高度的数据分析,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。
很多同学总抱怨:每天工作都在跑数,做出来的东西,总被嫌弃“没高度”。
啥叫“有高度”的数据分析?都是统计计算,咋就“有高度”了?今天系统讲解下。话不多说,直接上案例。
问题场景:某传统企业的电商部门,市场部领导找到数据分析师,拿了商品当前库存数据与周销售数据报表,请帮忙分析。业务方表示:没有明确分析要求,做一个探索性分析。
问:这个分析该如何做?
一、负分滚粗的分析
环比增长83%,建议搞低。
点评:懒得点评了,大家自行吐槽。
二、一般的分析
- A产品周销量100,库存还有400,还能用4周;
- A产品补货周期为3周,可继续观察;
- B产品周销量100,库存还有200,还能用2周;
- B产品补货周期为2周,建议本周开始着手补货。
点评:知道进、销、存的数据得连起来看,知道考虑补货周期,这起码及格了。
三、有点高度的分析
- A产品有季节规律,目前在周期末尾,预计库存够消耗3周,不建议补货;
- B产品已到产品生命周期后半段,每周销量递减,应加速出货;
- C产品为非季节性标品,周销量100,库存200,还能用2周,本周可补货。
点评:做数据分析工作和上学做作业的最大区别,就是“实际工作中没有标准考题,只有待解决的问题”;因此并不是说业务部门甩一个数据,就只能看这一个数据的!
并且,产品生命周期、自然周期、是否稳定销售,是不需要业务部门叨叨,数据分析师可以自己通过数据来发现的;因此想发现问题,没必要等着业务来教,完全可以自己主动出击——从业务常识和数据表现两个角度,发现数据背后的规律。
季节性商品:比如冬季保暖防寒、夏季降温解暑的产品,应季销量才好,并且如果今年冬天没这么冷/夏天没这么热,销量会打折,表现在数据上如下图所示:
生命周期性商品:比如电子产品、每季新款服装,上市后卖得价格最贵、销量最好,越往后越不值钱,等季节一换,新款一出,只能降价清仓。
表现在数据上如下图所示:
稳定销售型商品:比如米、面、油、蛋,纸巾、洗发水、沐浴露,日常生活都需要,可能每周跟着整体销量(比如门店客流、网站流量)有波动,但大体上不会大起大落。
表现在数据上如下图所示:
这些可以在平时日常数据中就发现规律,积累经验,不用等业务方叨叨才动手(很有可能,业务方自己清楚这些差异,所以自己动手算了数,也不会再问)。
四、这里有2个小细节要处理
细节一:如果不是经常补货的产品,而是新款产品,如何预测未来走势?最简单的做法是根据产品品牌、价格段,对产品定级别,根据过去同级别、同价格段的产品表现做参考(如下图)。
细节二:如果周期性销售产品,受到外部影响,比如下雨了,没生意,如何评估走势?最简单的做法是看影响因素的持续时间,根据过往影响,直接在未来持续时间内做调整(如下图)。
当然还可以用更复杂的预测方法。有趣的是,这种预测会改变业务方的行为,因此不见得需要特别准地预测,比如二分类预测:2周内能销完/不能销完,就已经能促使业务方决定清不清货了。
这就又涉及到一个关键问题:精确度多少能接受。企业里数据分析工作和做作业的第二大区别,就是:“真实工作需要和各部门沟通,不是完了卷子等正确答案的”。
特别是在本案例的场景里:业务部门自己都稀里糊涂,没有明确目的!此时更不必强行追求计算结果的准确度,而是有了初步结论以后,就能开会沟通一轮,提示风险,了解内情。
除非遇到库存成本特别高且保质期很短的,比如生鲜中进口水果、海鲜,医疗用品中的冷柜存放的疫苗一类的特殊产品。
一般的产品都有一定周转空间,因此控库存的最终目标不是100%压点清仓,而是把库存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即可。所以与其自己纠结要死,不如看看目前市场部的库存压力是否能承受。
文章来源:《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》 网址: http://www.sjfxyzsfx.cn/zonghexinwen/2021/0313/777.html
上一篇:数据分析,给农业腾飞插上翅膀!
下一篇:用数据帮你分析 荣威RX5究竟有哪些优势?